英国拟延长对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阿联酋央行试点央行数字货币交易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11-10 | 56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国别投资动态 


5年内征400亿英镑暴利税!苏纳克仍要向能源公司“薅羊毛”

据英国媒体2022年11月2日报道,英国新任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计划延长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的暴利税,希望在五年内筹集近400亿英镑(约合455.5亿美元)资金。

苏纳克和亨特希望将暴利税的收入最大化,将税率从前首相约翰逊定下的25%提高到30%,并将其延长到2028年。此外,该计划还将征税范围扩大到电力生产商。

本周早些时候,英国政府的气候问题专员Alok Sharma表示,苏纳克政府应该寻求延长征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暴利税。

能源巨头的“意外之财”

此消息传出之际,正值全球石油巨头纷纷公布季度业绩。得益于全球供应紧张和能源价格高企,四大石油巨头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合计近500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3%。

英国石油公司(BP)调整后的净利润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壳牌的季度利润调整后为94.5亿美元,上年同期41.3亿美元。备受争议的是,壳牌还将股息提高了15%,使得利润回到了股东手中,而不是用以降低成本。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调整后的净利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0%,远高于去年同期。

这一利润规模再次引发了政界人士和消费者团体的呼吁,要求政府对这些公司征收更多税,以筹集资金,抵消能源成本上升对家庭、企业和更广泛经济的冲击。

今年5月,前首相约翰逊领导的政府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的利润征收25%的暴利税,作为一揽子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资金来源。

不过,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对暴利税当然是不支持的。他们称,这一决定将会减少投资和国内产量。

来源:财联社

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融资额东盟排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吸引到18亿美元(25亿6000万新元)融资,在东盟地区排名第一。

东盟的金融科技融资保持稳定,今年前三季度达43亿美元(61亿新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5亿美元。

大华银行(UOB)、普华永道新加坡(PwC Singapore)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Singapore FinTech Association)星期四(11月3日)联合发布的2022年东盟金融科技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盟地区的融资额占全球的7%。

尽管这期间融资额有所减少,但平均交易规模扩大,从去年的2300万美元增加至2650万美元。

大华银行集团渠道及数字策略部兼集团策略通讯与品牌管理主管杨毓文说:“今年前九个月,东盟的金融科技融资额高于2018年至2020年的融资总和。尽管全球经济未来仍充满挑战,但稳定的融资额表明市场对东盟金融科技行业的信任。”

截至前三季度,总部设在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东盟各国中获得注资最多,达18亿美元,占总融资额的43%,共有163宗交易。

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融资14亿美元,占东盟融资总额的33%。这两个市场有10项融资额达到1亿美元或以上,占东盟融资额的37%。

从类别看,支付行业仍然最具吸引力,前三季度融资额达19亿美元。替代贷款和加密货币的融资额分列二三位,达5亿零600万美元和4亿6100万美元。

八宗总值接近2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来自这三个类别,占东盟金融科技融资的46%。

不过,由于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今年在东盟设立的新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已降至127家,创历史新低。

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会长泰亚比(Shadab Taiyabi)说:“尽管全球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东盟仍是融资亮点。支付和替代贷款等行业继续蓬勃发展,显示出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韧性。”

报告还显示,数字服务在东盟地区不断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嵌入式金融服务。

根据联合调查,在东盟地区,81%的受访者了解应用程序中含有金融服务;70%的受访者使用过金融服务;使用过的受访者中,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每周至少用一次。这促使更多非金融公司设法在公司应用程序中提供例如应用支付和借贷等金融服务。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查看现金返还和里程数等奖励、申请信用卡等银行产品以及银行开户,使用率分别为90%、82%和69%。

来源:《联合早报》中文版

阿联酋央行试点央行数字货币交易

阿联酋中央银行(CBUAE)表示,它已与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内的其他监管机构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交易试点。

阿联酋央行表示,mBridge项目证明,使用中央银行资金进行跨境货币结算更快、更经济、更安全,已被确定为G20经济优先事项。并补充道,这将对区域和国际贸易以及参与实体产生积极影响。

该试点是mBridge项目的一部分,使用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公共平台进行跨境支付试验,央行可以使用该平台发行和交换其CBDC。

来源:ZAWYA网站

哈萨克斯坦政府将采取措施缓解企业行政负担

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2022年11月2日会见阿塔梅肯国家企业家协会主席巴塔洛夫,围绕缓解企业行政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问题进行讨论。斯指出,哈政府将与协会开展大规模合作,详细分析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行为和要求。截至目前,已完成18个领域(共44个领域)的分析工作,审议1101项法律法规,共有6101项要求不符合新的监管政策。政府部门已着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斯表示,政府正在推动风险管控系统实现自动化运作,旨在大幅缓解企业行政负担。企业应在各项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愿与商界一道,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公民福祉创造必要条件。

来源:哈萨克斯坦总理府官网




2

前沿行业观察 


受能源危机和监管趋严双重打击 欧洲被迫走向去工业化道路

在欧洲,由于持续的能源危机,不少企业正在关闭工厂、缩减规模或或搬迁生产设施,欧洲正走向去工业化的道路。
今年欧元区的天然气和电力消费量一直在持续下降,不过这不仅是由于企业限制能源使用导致的,还因为包括铁合金、化肥厂和特种化学品在内的欧洲工厂正在不断被关闭。
目前经济指标都指向一点,欧盟经济正在走向衰退。
欧元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四个月收缩、且跌破50(这是经济收缩的标志),并降至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区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27.6,维持在纪录低点附近。
欧洲工业萎缩
据美国知名投行杰富瑞(Jefferies)估计,欧洲十分之一的粗钢产能已经闲置;所有的锌冶炼厂都限制生产,一些冶炼厂已经关闭;一半的原铝产能也已关闭;70%的化肥工厂已经停产。
此外,化工厂也在减少生产活动;铁合金熔炉正在逐渐冷却;塑料和陶瓷制造业也正在萎缩。
一些欧洲企业可能最终会选择迁移到一个能源资源更便宜、更容易获得的区域,这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去工业化进程。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上月表示,将在欧洲市场永久缩减生产规模,并在中国扩张产能。巴斯夫9月曾高调宣布,在中国投资100亿欧元打造世界级化工基地。
这一声明无疑对德国政府而言较为尴尬。德国政府正试图在不延长核电站寿命的情况下,平衡能源短缺与气候目标。
巴斯夫首席执行官Martin Brudermueller称,“近10年来,欧洲化工市场增长乏力,而今年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的大幅上涨,正给化工产品的价值链带来压力。”
更严的监管环境驱动“去工业化”
能源危机并不是欧洲工厂减产或搬迁的唯一原因,严格的监管环境是欧洲去工业化的另一个原因。
巴斯夫的Brudermueller表示,该集团计划缩减本土业务、扩大海外业务的背后,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当地日趋严格的监管制度。
欧盟的一项新法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被称为进口碳税,使得欧洲钢铁和铝行业的重要原料成本进一步上升,加剧了这些行业本就存在的通胀痛苦。
CBAM是根据进出口产品的含碳量,通过向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及为出口企业提供退税等手段,来缩小境内外企业碳排放成本差异的一种政策安排。
欧洲工业企业由于受到严格的排放监管,与排放标准较宽松的国家相比,它们的生产成本更高,促使他们将工厂搬迁到生产环境更佳的地区。
来源:财联社

德国呼吁暂停深海采矿

德国呼吁暂停深海采矿,因为目前对海底开采电池金属所带来的后果了解不足。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加入了新西兰和法国等呼吁在进一步了解环境影响之前禁止海底采矿的国家行列。德国车商大众和宝马公司此前已经宣布不会购买海底开采的金属。
深海保护联盟共同创始人马修·詹尼(Matthew Gianni)认为,德国此举可能会影响国际海底管理局(ISA,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关于深海采矿规定的磋商进程,他正在牙买加观察此次谈判进展。
“这表明,我们需要控制该进程”,他说,一些国家在ISA会议上进行了陈述。ISA是联合国负责制定海底采矿规章的机构,环境担忧愈加严重。
近日,ISA就起草法规开始本年第三轮磋商,在金斯顿举办的此次会议将持续到11月11日。
德国代表团在ISA会议上重申,目前的科学知识不能支撑批准深海采矿的决定。因此,为防患于未然,德国呼吁暂停深海采矿。
在深海生态系统和深海采矿带来的影响没有充分进行研究之前,德国不会开展任何深海采矿活动。德国环境部周二对此表示赞同。
2006年7月以来,德国联邦地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BGR)在太平洋北部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Clarion-Clipperton)77230平方公里的海底勘探富锰结核。
此项合同原先期限为15年,去年又延长了5年。
ISA会议从10月31日开始,11月11日结束。
来源:路透社